close
臭乳呆 是構音障礙嗎?(自由時報2007-12-27)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dec/28/today-health1.htm

文/陳彥琪

4歲以前的孩子常會出現說話口齒不清的問題,也就是長輩常說的「臭乳呆」,往往都會認為,等小孩長大一點自然就會好。

雖然大部分的孩子真的是因為語言能力還在發展,所造成的口齒不清,但是少數孩子卻是因為發音方法和位置不正確造成,而這種情形並不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改善,有些孩童反而會因為長時間使用不正確的方法說話,變成一種習慣,需要更長時間的治療才能矯正。

因此當孩子出現這樣的問題時,家長可以尋求語言治療師的幫助,在評估之後,確定孩子的問題是否應該接受持續的治療。

家中若出現有說話不清晰的孩子,家長在和孩子說話時,不要一開始就把注意力放在發音的清晰上,要先注意孩子說話的內容是否完整,再注意其清晰度。若過度聚焦在兒童的咬字正確與否,卻忽略了他的溝通意圖,很容易讓孩子因溝通失敗的經驗帶來的挫折感,導致以後表達意願降低。

通常說話不清晰的孩子,大部分都會出現固定的錯誤,接下來一一說明:

●不送氣音取代送氣音,如:皮帶唸成ㄅㄧˊ帶(用ㄅ取代ㄆ);把兔子唸成肚子(用ㄉ取代ㄊ);蝌蚪唸成ㄍㄜ蚪(用ㄍ取代ㄎ);或是用ㄐ取代ㄑ。

●塞音取代擦音,如:房子唸成ㄅㄤˊ子(用ㄅ取代ㄈ)。

●塞擦音取代擦音,如:星星說成晶晶(用ㄐ取代ㄒ);獅子說成ㄓ子(用ㄓ取代ㄕ);或是絲瓜說成ㄗ瓜(用ㄗ取代ㄙ)。

●舌根音取代舌前音,如:ㄉ、ㄊ、ㄓ、ㄔ、ㄕ、ㄗ、ㄘ、ㄙ都用ㄍ或ㄎ取代(兔子說成褲子,用ㄎ取代ㄊ)。

●舌前音取代舌根音,如:哥哥說成ㄉㄜ ㄉㄜ(用ㄉ取代ㄍ);褲子說成兔子(用ㄊ取代ㄎ)。

●音節簡化,如音節中有ㄢ、ㄤ、ㄞ、ㄥ等韻母的韻尾都被省略掉,如:盤子說成ㄆㄚˊ 子(ㄢ省略後變成ㄚ)。

當 孩子出現這些錯誤時,就該尋求語言治療師的協助,治療師會做多方面的評估,並依孩子需求給予家長不同的建議,以及回家作業,包括口腔動作練習、輪替動作、 聽覺回饋辨識練習、覆述,以及朗讀等。家長應確實依照治療師指示的練習方式、練習次數,還有頻率,陪同孩子一起練習,可以有效改善孩子的清晰度。

何時接受語言治療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通常有構音問題的孩子,4至5歲接受治療是最好的時機,因為此時孩子的語言理解和表達,以及構音系統已經發展到一個階段。同時孩子的注意力可以維持較長的時間,這樣才能獲得好的治療成效。

除此之外,家庭在語言治療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對治療的成效有關鍵性的影響,父母親或其他主要照顧者應協助兒童把在治療室中所習得的發音方式類化至各種生活情境中加以應用,並負責指導監督隨時糾正。

在治療終止後,家長仍需按治療師所給的計畫幫孩子複習,慢慢讓孩子能以正確方式回到正常速度說話,並記得在3個月至半年間,再回到醫院追蹤孩子的構音發展情形。

因此當孩子出現說話不清晰時,父母不用太擔心,只要配合語言治療師的方法,持續陪孩子練習,孩子將可以用正確的方式把話說清楚。

(本文作者為國泰綜合醫院汐止分院復健科語言治療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齊齊的爹 AzizDad 的頭像
    齊齊的爹 AzizDad

    AzizDad's Daily (Aven Yang's BLOG)

    齊齊的爹 AzizD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