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報導中所提到的電子耳要價80萬,助聽器3-10萬以上,都是「一支」的價錢!電子耳是直接以電流刺激內耳耳蝸的毛細胞,通常都只開一邊耳朵。助聽器以最簡單的方法解釋,就是戴上可以把聲音放大的耳機,跟配戴眼鏡類似,通常會建議如果雙耳聽覺都有損失就要雙邊都配戴,除了保有立體聽覺、有更好的音源辨位效果、平衡效果,也可以避免剩餘的聽神經和感音細胞因為缺乏聲音刺激而持續退化。
有關助聽器和電子耳的詳細介紹,有時間我再貼文介紹。
| ||
每一千名新生兒中,有三名先天性聽障。 台北振興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陳光超說,聽障兒接受電子耳治療的黃金期是一歲以前,聽、說能力可望和一般人一樣。 以助聽器矯正聽障,主要是將麥克風放進聽障者耳道,協助放大聲音,可幫助患者聽到低頻聲音;人工電子耳則可經由電子刺激,讓耳朵同時收高頻和低頻聲音。以往人工電子耳傷口常要十幾公分,現在技術進步,傷口只有三公分,且藏在耳後看不出來。 聽障者使用助聽器費用在三萬至十萬元間,人工電子耳則要八十萬元,雖然有婦聯聽障文教基金會等單位視個案情形補助,但有些聽障兒家長,有時得抵押房子才有錢讓孩子開刀。 【2008/01/11 聯合報】 @ http://udn.com/ |
| ||
「原來,翻書的時候,紙會有聲音,風的聲音是呼呼的!」聽障少年柏安靠著善心人士資助,裝了人工電子耳,寄賀年卡謝謝幫他開刀的醫師,寫下了新耳朵對世界的感覺。 柏安出生後,對媽媽呼喚反應很慢,幾個月大時,媽媽帶他看醫師,被診斷兩耳都聽不見,當年醫師一句:「他不開刀的話,就只能當啞巴!」讓媽媽很傷心,「我讓柏安戴助聽器,打算自己教他講話。」 柏安和哥哥成長於單親家庭,靠媽媽幫人家帶孩子賺錢,媽媽除了帶柏安去上聽障慈善機構的聽讀課程,只要有空,就教柏安聽廣播,然後要他講出來,不斷刺激兒子聽覺。 不過,縱使戴上助聽器,柏安耳朵還是無法接收高頻聲音,例如ㄘ或ㄕ的音,還好母親鍥而不捨訓練,讀國中的柏安,已可以在一般班級上課,如聽不清楚老師上課內容,他下課會去問老師或同學。 正值青春期的柏安,聽力時好時壞,媽媽發現他有時會錯意,人際溝通產生不必要誤會,就問兒子:「想不想開刀?媽媽可以想辦法籌錢!」柏安考慮人工電子耳要價八十萬元,不是家裡可以負擔得起,一直說不用。 柏安媽媽在一位有聽障兒的雇主家當保母,雇主一聽到柏安情況,慷慨解囊,和另一位善心朋友一起,捐錢為柏安裝電子耳。媽媽說:「聽了術前說明會,柏安只有五十分信心。」 去年底,台北振興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陳光超在柏安耳朵後面,鑽了三個洞,放進人工電子耳。柏安開完刀第二天出院,第三天還包著紗布,就跑去參加台北市聽障學生口語演講,得到一般學校國中組第一名。 柏安興奮地把獎狀和獎金拍成照片,做成新年賀卡寄給陳光超,柏安寫著:「雖然剛開始,不習慣新的聲音,還好媽媽不斷和我講話,這個新的耳朵,常讓我有新的驚喜。」 柏安發現,原來這個世界有這麼多聲音,以前他翻書時,不知道紙有沙沙聲;大風來時,也有呼呼聲,雖然新聲音太多,但柏安正努力轉成美好的感覺。 【2008/01/11 聯合報】 @ http://udn.com/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