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研一號



船名船體性能基本固定設備工作能力
海研一號母港:高雄 
續航力:45天

噸位:800

探測部門:10

研究人員:9 

TD絞機6000公尺

水文絞機7000公尺

深海絞機10000公尺

拖網絞機1500公尺

 EK500科學魚探儀 (38KHz&120KHz)測深儀 

兩套 CTD 參套

 輪盤採水器-2.5L x 2

輪盤採水器-20L x 1

衛星定位GPS兩套

ADCP(RDI 150KHz)一套

多頻道震測系統 

作業深度一萬公尺,鋼纜負載 10公噸

1.多頻道震測系統

2.高壓放電震測系統

3.海水採樣系統

4.溫鹽深系統

5.都普勒流速儀系統

6.掃瞄聲納系統

7.沈積物採樣系統 a.振動式Vibra b.岩心式Piston c.箱型Box

8.浮游生物採集系統

9.漁業生物資源探勘及採集系統 10.錨碇系統(深海錨碇



國內學術海洋研究船之成立,始於民國608月海軍撥交一艘由遠洋拖船改裝成的海洋研究船「九連號」(如圖)給國科會,再轉交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管理、使用,提供給國內大學院校及公、私立研究機構,從事海洋科技之研究與教學,並配合海洋環境與資源評估及發展使用等,而開始了研究船正式納入學校體制內。

民國72年行政院國科會有鑒於國內海洋學門研究及教學之需要,編列經費訂造一艘 800噸 級之海洋研究船「海研一號」,由於國科會無營運船舶之編制及經驗,乃交由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統籌營運管理,為國內學術海洋研究船建置之始;海研一號當 時之編制系統係沿襲於前海軍所屬海洋測量船之建制,由於海軍人力資源充沛,而管理單位為使學術研究船能加速運作,因襲晉用32位研究船人員(目前實際人員為30)

「海研一號」係由國科會編列 2 5仟萬元預算並委託造船工業非常發達的挪威位於柏根(Bergen)的米蘭造船廠負責建造,自民國7271日開始興建,73731日下水,同年915日完工並進行相關交接程序,完成交船後啟航回國,途中在新加坡進行整補作業時,配合作業技術人員上船及安裝部分探測儀器,隨後在南海海域進行測試作業,74124日返抵國門,再加裝部分探測儀器後於當年 4月正式開始執行海洋研究作業行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齊齊的爹 AzizD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